首页
>新闻资讯>专题专栏>辉煌七十载 至精赢未来
三十年前的班组长啥样

上午在班组整理旧书时,我翻出一张老照片,望着微微泛黄的相片,往事历历在目。班组里的老师傅们更是激动不已,纷纷掏出手机翻拍照片,要将班组30年前的模样珍藏起来。

照片里的我端坐在长条桌旁,四周是大小不一,形状不同的工具箱。照片背面写有“92年国庆,摄于108工程处班组”,还有彩色铅笔勾勒的天安门,这是我当年的涂鸦。那时我刚上班没多久,拍照片是寄给同学和战友的,那次拍了十几张,施工现场的大烟囱、主厂房等被拍了个遍。这一张为啥没寄走呢?我想可能当时觉得光线不好,背景凌乱,人也显得不精神,就把它放在书里“雪藏”了吧!

大伙指着照片议论纷纷,光线昏暗,不能怪拍摄的人,也不是摄影技术差!那个时代的班组都这样,就是摄影家也拍不出好片子!

那个时候的班组应该称之为工具间才贴切。靠近施工现场的地方,搭建间小瓦房,室内十来个平方。自己到现场找几块钢模板拼在一起,再用废旧角铁焊四条腿,就是长条形桌子。凳子也是自己作的,螺纹钢焊个框子,上面放上木板,用钉子固定一下,能坐七八个人的凳子就算完工了。这样的凳子结实,但钉子好“冒头”,稍不注意就划破裤子,还有可能扎破皮肉。班长为此给我们刚进厂的学员下个特殊任务,每两天就要检查一次凳子,把冒头的钉子及时敲打下去,要是扎到人或挂烂裤子,就要罚打扫一周的卫生。

说到照片里各式各样的工具箱,老师傅们笑不拢嘴。那个时代,这些工具箱就是身份的象征啊。不像现在要用工具就到仓库借,用好就还了方便省事。那时的工具是个人的,也只有老师傅才能领到工具,修什么机械需要什么工具,翻翻自己的工具箱,没有就领,用好后就归个人所有,日积月累,工具越来越多,盛不了就再找铁皮制作一个。工龄十年以上的“老杆子”,几乎每人都至少有两个以上工具箱,技术高的就更多了。工具箱的样式也多,大铁皮箱,立柜式的,个头也不一样。这些工具箱随它的主人转战南北,让我们小学员眼馋,想着啥时自己能有个工具箱就好了。

在马鞍山一期工程时,班长突然心血来潮,要给我们几个学员每人做一只旅行箱大小的铁皮工具箱。我们拉着装有铁皮的板车,到电仪借用扳边机扳边,忙了五六天才做好。当时虽然没有一件工具可装,但心里却美滋滋的。

保持“本色”十多年的班组,2007年终于步入“现代化”。大前年去施工现场出差,看到大集装箱内空调、饮水机应有尽有,时髦的长条桌,坐凳子再也不要先检查钉子了,琳琅满目的工具箱无影无踪。要不是看班组全家福那熟悉的面孔,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呢!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表情,大家笑我,没见过世面!

刚从项目出差回来的小伙子告诉我们,他听说以后班组还配电脑,大液晶,培训和交底都用视频!

视听盛宴哈!羡慕他们这帮小年轻,赶上了好时代!(夏忠)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