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新闻资讯>文化活动
马谦:青春之花在奋斗中绽放


向阳而生,驭光前行,知名不惧,日日自新。用双脚丈量大地,他是勇毅前行的测绘师;用科技赋能建造,他是自出心裁的梦想家;用关怀护航成长,他是春风化雨的引路人。他就是南浔国际会展中心(一期)EPC总承包项目部创新工作室负责人——马谦。

肩扛重达40斤的测绘仪,为每一份精密数据爬高走低

“测绘从来都是熟能生巧的事情。”刚刚进入公司的马谦就深谙这个道理。2017年初到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项目的他,还是工程管理部的一名技术员。每天清晨,马谦就肩扛重达40斤重的测绘仪,背负着厚重的脚架,再捎上一瓶矿泉水、一块压缩饼干,匆匆地来到了现场。在长达6、7公里的工作面,与路面最大高差达近20米的廊底,他需要5米一顿,10米一停,一步步地将测量数据采集到设备里,不厌其烦。心中充盈着对测绘事业的热忱,马谦日复一日地坚守在狭长的公路战线上,用汗水计量土方,用双脚丈量大地,为每一份精密数据爬高走低,将自己深深地扎根到“底”。

凭借校园特训积累的扎实功底,项目实地勘测的勤学苦练,马谦锤炼出过硬的测绘技艺,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测绘工程师。随着公司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局面,房屋建筑、综合交通、市政业务不断拓展,马谦站在时代的风口上,助力公司成功申请工程测绘资质,成立公司测绘管理中心,他也作为总工程师负责推进各个项目测绘工程的进展。

一座座小小模型,寸尺之间让项目蓝图变得生动立体

“不要过分地去考虑做一件事能给你带来什么。”比起效益兑现,马谦更关注技能本身。在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项目时,身在工程管理部的他却常常跑到党群工作部学习航拍机的使用技巧,“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一体化技术,都是要自己学写飞行编码来规划飞行轨迹,去拜师学艺得多了他们就笑称我是‘半个党群部的人’。”除无人机航拍技术外,马谦刻苦钻研公司首次引进的BIM技术,突发奇想将BIM技术与无人机航拍相融合,同时从一个垂直、四个侧视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,并进行几何计算,反算出拍摄物的空间位置,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现场地形,并计算土方量,不仅降低测绘人员现场实测安全风险,还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和管理效率。

如果说合肥是马谦心中科技种子生根发芽的故土,南浔就是他倾听梦想开花声音的地方。在公司的支持下,马谦成立创新工作室,在南浔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科技品牌展示馆内先后设立了BIM实景模型、VR安全体验设备及3D全息投影,运用充满科技感的设备全真模拟了项目“同步不等高”施工特点,通过沉浸式的感官冲击不断深化直观体验。每当相关人员到项目参观时,马谦站在他所热爱的一方天地,目光灼灼,字句铿锵,通过一座座小小的模型,讲述着融入他小小梦想的南浔大象酒店蓝图。

“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和先进科技的敏感度。”获得安徽省BIM技术综合应用大赛二等奖、三等奖,蝉联公司三届BIM建模及应用大赛第一名的马谦并不只专注于过去,先后编制《安徽省城镇综合管廊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》《安徽省BIM技术应用案例》,完成《基于公司标准化三维场布模型的新型现场文明施工技术应用》《BIM技术在大型PPP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》等多项课题。

五根手指只有紧紧握在一起,才是拳头

马谦常说,他一个人学得再好也没有用,他们是一个团队,集体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。在马谦的带领下,今年五四青年节,他的创新工作室荣获中国能建“青年文明号”称号。他始终认为,当五根手指伸出来的时候,它是五根指头,但是当把五根手指握起来的时候,它就是一个拳头。

“年轻人要有不断试错的勇气,”在新进员工座谈会上,马谦这样勉励他们。日常培训中,马谦经常带他的徒弟学习水准仪、全站仪、航拍机的使用方法,提前将以往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、难点、操作注意事项、以及核心的操作手法告知他们,并将每个新的操作都讲解示范给大家,为项目建设注入新鲜血液。为了进一步提升队伍的BIM技术水平,马谦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,先后组织施工BIM工作流程及Navisworks软件使用方法等培训,有效引导大家将BIM技术与现场生产相结合、相联动。“马老师亦师亦友,总是鼓励我们多去尝试,相信在他的指导下,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进步,”他的徒弟兰斯傲说道。

“空间的设计室很小,仅以平方米度量。心中的设计室很大,由我们来定义。”从测绘到建模,从技术员到负责人,从工程管理部到创新工作室,马谦脚踏实地,砥砺前行,勇担使命,奋楫争先,相信不久的将来,马谦定能带领他的团队,在南浔大象酒店的沃土之上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。(王君瑶 陈天竺)